close

本名蘇同,生於1910年,從小聽到樂師操彈洋琴,就此愛上洋琴的聲音,每天一早就開始苦練,無師自通地操彈得一手好洋琴,是日治時期相當知名的後場樂師之一。1932年,「倡門賢母」和「懺悔」兩部電影來台放映時,在永樂座奉職的作詞家李臨秋就依劇情寫下歌詞,交由蘇桐作曲,由於旋律好聽易記,兩部電影因此相當賣座,蘇桐也逐漸展露頭角。


蘇桐雖未正式學過音樂,但他所譜寫的旋律,在台灣歌謠創作界裡相當獨樹一格,他操彈洋琴的技巧堪稱第一把交椅,無人能出其右,戰後為了生活,曾和幾名音樂同好組成賣藥團,晚上在大圓環表演兼賣藥,晚年寄身歌仔戲團擔任後場樂師。
 
歌謠是文化最貼切的語言,也是一個民族的內在心聲。日據時代、戰前戰後,台灣人民生活艱辛,但並不委頓;甘苦中有期待,無奈中有樂觀,展現出台灣人強韌的生命力。台灣歌謠也適時撫慰台灣人苦悶的心靈。早期台灣民間歌謠有很強的時代性,旋律雋美、詞意優雅,是值得珍視的資產,只可惜,從日據以降,國民政府來台,台灣文化長期被壓制,台灣歌謠迭遭醜化與禁唱。

以這首創作於一九三五年,由蘇桐譜曲,陳達儒作詞的〈農村曲〉為例,這首描述農夫種植稻作辛苦的歌曲,竟然遭到國民政府以歌詞內強調台灣人民生活困苦,有損政府顏面為由,予以禁唱,直到一九七六年才解禁。

「透早就出門,天色漸漸光,
受苦無人問,行到田中央,
行到田中央,為著顧三頓,

顧三頓毋驚田水冷酸酸。」

這首人們所熟悉的〈農村曲〉,查閱作曲者,我們看到一個較為陌生的名字──蘇桐。這個名字或許陌生,但他所寫的歌,卻曾風靡全台,直至今日仍被人們所吟唱。

洋琴高手 展露頭角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賴賴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留言列表 留言列表

    發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