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術良性陣發型姿勢性眩暈症(BPPV)的手法治療
財團法人台北宏恩綜合醫院
復健科行政督導
陳冠宇 物理治療師

良性陣發型姿勢性眩暈症(Benign Paroxysmal Positional Vertigo, BPPV),是一個名字很長卻也相當困擾患者的一種症候群。在國內,一般這類的病患大都出現於耳鼻喉科、神經內科的門診居多。在醫師的門診治療裡,這類的患者往往只接受藥物治療,包含前庭神經抑制劑、增加中樞血液循環等藥物為主,但可惜的是藥物治療對於患有良性陣發型姿勢性眩暈症的患者成效不彰。患者經常是有醫生看到沒醫生,藥吃了一堆後,還是一樣眩暈。反觀國外的經驗,此類的患者一經耳鼻喉科或神經內科醫師確定診斷後,大多會轉介給物理治療師進行評估與手法治療和執行所謂的前庭復健計畫以提升前庭平衡弁遄C推究國內病患為何無法接受到完整有效的治療的原因,主要是釵h治療師與醫師對此症候群接觸瞭解不多,有鑑於此,以下筆者提供有關此症的重要相關資料,期能拋磚引玉,讓更多國內的治療師能對此症有所瞭解,也更能嘉惠患有此症的病患。

何謂良性陣發型姿勢性眩暈症(BPPV)?
主要症狀為短暫的天旋地轉、頭暈、眼球震顫、噁心、感覺身體不平衡等,但症狀通常會在一分鐘以內漸趨和緩。快速的頭部姿勢變化會加劇以上症狀,例如早上翻身起床坐起、快速仰頭、或是彎腰低頭洗頭髮時等動作。此症候群發作的模式為間歇性,症狀出現約數週,便自動好轉或消失,然而很快的又會再出現。

BPPV是如何產生的?
主要是位於內耳半規管內的耳石(otoconia)移位至不正確的地方。在五十歲以下的患者有可能是因為頭部外傷的後遺症,另外,也有可能為前庭器官的細菌病毒感染所引起的,或是也有人說是自然老化所造成的耳石移位的現象。當患者的頭部有快速姿勢變換時候,會使耳石脫落而漂流於半規管的淋巴液中,進而造成半規管內淋巴液的不正常流動,接著引發某一側的前庭神經訊息傳遞至中樞系統,最後中樞系統會將這些過度的訊息解讀為頭部有一快速的動作,但在此時由視覺傳來的訊息卻與前庭訊息不一致甚至出現衝突的情形,我們的中樞系統大腦就會產生類似電腦當機的現象,而引發一連串自主神經系統的症狀,頭暈、眩暈、噁心、想吐等症狀。

耳石脫落漂流出現在哪些半規管呢?
內耳半規管有三個,分為後、前、水平半規管等。據研究指出比例最高的為後半規管的耳石脫落漂流,約63.6%。

 如何診斷 BPPV?
當然患者的症狀需符合先前提過的症狀,也就是陣發性、與頭部某一動作或姿勢相關,另外,當然要有眩暈的症狀。除了症狀之外,必須要Hallpike-Dix 測試結果或Roll測試結果為陽性反應。
 Hallpike-Dix 測試(針對後、前半規管的耳石脫位漂流):
1. 病患長坐(long sitting)於床上,施測者將頭部轉向某一側45度,並快速的將患者從坐姿變成躺姿並保持頭部轉向某一側45度並且頭部要後仰30-45 度,維持此姿勢約30秒並觀察病患的眼球與是否出現眩暈的症狀。
2. 若患者出現眩暈或眼球陣顫等症狀且在一分鐘內就緩解或消失則為陽性反應。
 Roll 測試(針對水平半規管的耳石脫位漂流):
1. 受測者平躺頭屈曲約20度
2. 頭快速轉向某一側並保持姿勢達一分鐘
3. 接著緩慢的將頭轉回原位
4. 在做2.但是頭轉向另外一側
5. 當頭在轉動時有出現眩暈或眼球陣顫等症狀且在一分鐘內就緩解或消失則為陽性反應。

如何治療BPPV?
可使用手法治療,也就是治療師徒手快速改變患者頭部的動作與身體姿勢,藉由重力的吸引,將脫落漂流的耳石引導至正確的位置,稱為耳石復位術(repositioning maneuver)。此種復位術依據復位的半規管的不同有不同的手法,筆者在此提供國外臨床常用的兩種:1.針對前、後半規管耳石的Epley 手法(Epley Maneuver) 2.針對水平半規管耳石的Barbecue rotation 手法(Barbecue rotation)。

Epley 手法(Epley Maneuver)
1. 患者作於床邊頭部轉向患側45度。
2. 接著迅速躺下並且保持頭部45度旋轉並且像後仰105度,並維持一至兩分鐘。
3. 維持2的姿勢頭部向好側轉90 度,並維持一至兩分鐘。
4. 接著身體也旋轉向好側90度呈現側躺,並維持一至兩分鐘。
5. 再由側躺回復到坐姿。
6. 注意事項:
 做完復位術之後先休息並固定頭部姿勢10分鐘再回家
 於治療後48小時之內盡量保持頭部直立位置,並且睡覺時盡量將頭墊高或是半仰臥睡。
 於治療後至少一週內,盡量避免側睡在患側,並把頭部墊高,不要作過度頭部往下或往上的動作,盡量不要彎腰。

Barbecue rotation 手法(Barbecue rotation)
1. 患者仰躺
2. 頭部轉向好側90度維持一分鐘
3. 身體轉向好側90度呈現側躺姿勢維持一分鐘
4. 接著身體與頭部繼續向好側旋轉呈現俯臥姿勢維持一分鐘
5. 於俯臥姿勢下,頭部轉向好側90度,此姿勢維持一分鐘
6. 接著身轉向好側90度呈現側躺姿勢維持一分鐘
7. 接著做起身,頭部維持些釧}曲

前 庭體操即所謂的耳石復位術或傳統用藥的差別,首先必須經醫師診斷確定患者的眩暈症是〝良性陣發性姿勢性眩暈〞而且需確定是那一側。

一、耳石復位術〔應由醫師或復健師來協助完成〕:
1.首先病人先仰臥,頭部由醫師扶持懸空,然後將病人頭部轉向患側45度。
2.待眼振消失且病人自覺不暈時,再將頭轉向健側45度。
3.待眼振消失且病人自覺不暈時,再將頭向健側轉90度,如此達到135度,此 時病人身體呈側臥並且面朝下。
4.待眼振消失,請病人頭向健側45度並坐起,休息2-3分鐘。
5.重覆此步驟直到病人躺下不再產生眼振為止。

此理論是希望將後半規管內之微浮粒子轉向橢圓囊。

二、至於藥物,則需和主治醫師詳加討論。

 
 耳石復位術有效嗎?
根據1993 年Herdman 等人的研究,有80%的患者接受Epley 手法(Epley Maneuver)後症狀立刻降低或甚至消失。但2000年Hain 等人的研究卻也發現第一年的復發率為33%,而五年內的復發率則將近50%。綜合來說,耳石復位術仍是目前釵h學者認為除了藥物之外值得一試的治療手法。



需由醫師指導操作才可達到功效~建議至醫院診所之耳朵鼻喉專科醫師就診操作~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賴賴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