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壢天晟醫療事業體系醫療副院長兼神經外科主任  莊活力醫師

 簡先生今年六十歲,平時身體狀況一向健康,每天清早就外出散步, 一個月前開始發生右腳無力而容易摔

倒,走路時不自主地向右偏走成斜線。起初家人以為是小的中風,可是這些症狀越來越嚴重,於是便帶他來門診檢查,經過我們詳細問診與檢查,懷疑他的左腦有問題,因此就安排腦部電腦斷層掃瞄,果然發現左腦有一大片硬腦膜下積血﹝水﹞且有中線偏移約五公厘。我們很快的為他手術,確認有積水並予以抽出。簡先生的右側肢體的力氣很快就恢復了,他又可以去散步。


病因 : 腦萎縮+反覆的頭部外傷


所謂的硬腦膜 ,就是包覆在腦表面的一層強韌的膜。年輕時腦部很飽實,硬腦膜與腦的表面沒有什麼間隙;然而在年紀大的人,或是有長期飲酒習慣的,他們的腦部較萎縮,因此硬腦膜與腦表面的空間變大,如果發生輕度的頭部外傷,血水便會堆積在這個空間,時間久了,血水的表面就形成一層膜,這層膜的表面分布了新生而且脆弱的血管,當日後反覆的頭部外傷,這些脆弱的血管很容易出血,造成血水堆積更多。

當血水堆積到一個地步,引起腦壓上升超過腦所能承受的壓力,就會出現各種症狀如:頭痛、肢體無力、昏睡、精神異常等等。在沒有電腦斷層的時代,這種病很難診斷,經常被誤診為一般頭痛、中風、精神病。所以慢性硬腦膜下積血被稱為偉大的模仿家。

自從電腦斷層出現後,誤診的機會便大為減少難怪發明電腦斷層的人能獲得諾貝爾醫學獎。

治療:

大部分的慢性硬腦膜下積血只需要在血水的上方的頭骨鑽兩個洞,把積血放掉即可解決,如果腦部與硬腦膜的空隙實在太大,有可能再積血水,可以在硬腦膜的空隙放一條引流管,讓積血流乾淨一點,過幾天再拔掉,如此可以減少復發的機會。

如果所積的不單純是血水,還有較硬的血塊,或是復發的患者,以及發生間格情形時,就需要較大的手術-----

開顱術,這時要拿下血腫部分的頭骨,把新生的膜與血塊拿掉,再把頭骨放回去。所以開顱術當然比鑽洞引流風險要大。

手術後,由於根本的病因之一(腦萎縮)還存在,因此當然還有復發的可能,所以家人要小心注意觀察有否復

發。

歷史上的名人如張學良、嚴慶齡、毛高文、許信良等人都是慢性硬腦膜下積血的患者。毛高文自己回想他的

病因,可能是因為他的個子高,上座車時常會撞到車框,日積月累導致的。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賴賴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