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腦部傷害,急性腦出血,腦壓過高以及上頸椎脊髓損傷病患,由於呼吸中樞所在的延腦正位於頭頸部交接處,在上述諸多情況下會影響呼吸,血壓,心跳而危及病人生命。因應這些腦,脊髓外傷病變引起的不穩定生命現象,神經外科其下設有專屬之神經外科加護病房,其中設有2位專職重症加護主治醫師,及24小時待命的住院醫師,另三班輪值,專受重症訓練的護理師和呼吸治療師們,一般以 1 位護理師專門照顧2名病危病患為主。加護病房內配備呼吸器,腦壓監測器,血壓監測器,另外昏迷指數檢測以1小時甚至於30分鐘檢查一次為主,以保障任何顱內變化可儘早偵測出來,並提前加以治療。
前面有稍微提到顱內壓(就是常說的腦壓),縮寫為ICP,指的室密閉頭顱內實際存在的壓力。正如血壓有正常值,腦壓也有正常值。一般認為正常腦壓界於0-15毫米汞柱(mmHg),但我們會在腦壓高於20毫米汞柱以上才會進行較積極的降腦壓步驟。不過神經外科加護過程中,我們真正介意的是保持大腦血液循環足夠維持腦部代謝。局部大腦血液循環可透過特殊感應器來測量,但是整體的循環卻只能透過腦壓和血壓之間的換算,間接求得。簡單來說,我們認為大腦的血流灌注量,可以用大腦灌注壓(CCP)來表示。簡單的公式可以們進一步了解血壓和腦灌注壓的關係:腦灌注壓=平均血壓-顱內壓(= 腦壓)。正常腦灌注壓需在55-60毫米汞柱以上,一但降太低就將造成腦部循環不足,大腦即有缺血,缺氧的危險。換句話說,當顱內壓力過高,將會抵銷腦灌注壓,減少腦的血流供應到大腦,產生進一步的腦組織缺血,而腦組織缺血又引發腦部血管擴張,使腦水腫更加惡化,腦壓進一步升高。如此惡性循環,如果沒有適當處置,將造成腦部嚴重缺氧,出現不可逆傷害,甚至腦血流停止而腦死。腦壓增高的情形最常見為腦外傷出血或腦腫,中風性腦出血,各式腦瘤,水腦,腦膿瘍等。雖每種腦病變皆各有各的神經功能影響,腦壓高卻是共同面臨需立即處理的問題。若是出血,腦瘤,膿瘍等造成的急性腦壓過高,手術移除病變組織是唯一法則,至於外傷性,或炎性腦水腫可先借助降腦壓藥物配合腦壓監測器來治療,當然,當無法有效維持腦壓正常時,顱骨移除術是最後不得已的治療方式。已嚴重頭部外傷為例,約有百分之五十以上的病人會發生顱內壓過高的現象。雖說正常腦灌注壓需在55-60毫米汞柱以上,但在嚴重頭部外傷我們希望將腦灌注壓維持在70毫米汞柱左右,至少要大於60毫米汞柱。有實驗比較,腦灌注壓維持在60mmHg以下和80mmHg以上的兩組嚴重腦外傷病患,發現死亡率可由小於60mmHg的95%降至大於80mmHg者的40%。臨床上,很多前瞻性治療也證實維持腦灌注壓高於70mmHg,可降低嚴重腦外傷死亡率至5-32%(平均21%),遠小於過去的40%死亡率。很明顯我們可以知道腦壓升高對生命和大腦功能的威脅,而我們也有各種藥物和手術法來降低腦壓並維持腦灌注壓和腦血流。然而在治療病患之前必須先知道顱內壓的真正數值,也就是要以適當的腦壓監測器來測量腦部壓力維持,並換算成腦灌注壓,如此醫師才能給予適當的藥物及降腦壓處置。就像如果沒有配備心電圖,要怎麼治療心率不整的病人? 沒有血壓監測器,你如何知道高血壓治療果效如何?有效的使用顱內壓監測器,可讓們得知腦壓的真正數值,還可以知道我們的處置效果如何。
並非每一個病人都需放置顱內壓監測器,正如所有的外科手術般,只有一部份的病人可以靠顱內壓監測器改善治療果效,根據公元2007年所發表的腦外傷治療原則而言,有絕對適應症和相對適應治,前者唯有證據顯示有效者而後者是基於臨床經驗認為可提早偵測顱內血腫產生,以便手術治療。
絕對適應症 |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