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怎麼這麼厲害,可以找到這麼厲害的東西。。。。

Spiritual Practice Principles of Life Education from the Viewpoint of Buddhism
釋宗惇
台大醫院緩和醫療病房研究員
台灣臨床佛學研究協會祕書長
釋德嘉
台大醫院緩和醫療病房教育訓練師
陳慶餘
台大醫院家庭醫學部主治醫師
國家衛生研究院老年醫學組主任
Tsung-Tueng Bhikkhuni, Der-Chia Bhikkhuni, Ching-Yu Chen


305

摘 要
本文以臨床佛教宗教師從事安寧緩和醫療照護的經驗探討生命教育靈性修行原則。面對人生各種挫折苦難,靈性平安是維繫生命力的泉源。人一生主要的健康課題不外於生老病死苦的範疇。從受苦的意義來看一生中最重要的使命在於學習苦之解脫。解脫之道在於:從感應人生是苦培養慈悲心,產生信願行,依持六度法門,長養安身立命的佛法智慧。這也是生命教育靈性修行的原則。

307
前 言


本文從臨床佛教宗教師末期照顧的觀點來看生命教育。臨床上,癌末病患承受整體性疼痛之苦,需賴照顧團隊從身、心、靈等不同面向提供協助,在接受病情預後的基礎上做生命回顧,幫助病人瞭解過去與現在的各種人生、疾病所帶來的苦,協助他調適、肯定自己,產生方向與內在力量,從病苦中解脫出來,走向善終。

相對於一般大多數人,臨終是人生最大的受苦與困頓,臨終者對於人生意義、生命價值、如何從體會靈性產生內在力量等問題的關切遠超過一般人,從佛教臨終關懷角度探討生命教育的靈修原則,也別具意義。

探討生命教育靈修原則,首先需瞭解何謂「生命」。「生命」可定義為「一生的使命」,佛法觀點認為每個人來到世間都有其獨特的使命,需在有限生的生命期中完成。完成一生使命有三個重要的條件:一、一生使命的檢討,二、內在力量的提升,三、學習超越生死障礙的智慧與能力。人只要活著一生使命就持續進行著,就會有責任,就會有挫折苦難,因應挫折苦難最究竟的方法是從正視問題、面對問題中學習成長,安身立命,建立面對困境(包括死亡--人生最大的困境)不憂不懼的態度。

問題是每個人的一生使命怎麼產生的?從生命中的那個階段開始界定?人一生中有許多不同的生涯階段,從嬰幼期、少年期、青年期、中年期、老年期,每一段都在前面的基礎上繼續發展,尋找生涯意義。以臨終病患為例,生命回顧的目的是讓臨終者看到這一輩子的成長,完成「一生使命」。

每個人的「一生使命」不同,世俗眼光的人生期望與生死智慧的一生使命也不一樣。一般人生期望標準可分為個人(求學、結婚、生育)、家庭(親密關係、家庭角色)、社會(事業成就)、文化(信仰、人生信念、正法)等層面。一般人一生使命建立在:1.榮華富貴,2.臨命終時沒有遺憾(子孝孫賢等),3.擁有資源,4.建立典範(立德、立言、立功)。

當生命遭逢困境或死亡,而這些期望無法達成時,會形成更大的生死困頓。理性上一般人在遇到生命困境中,即使不能主動,也會被動接受調適。問題在困境的發展與心理調適有落差,特別是在靈性層面有很大的不安時,因其執著,常會趨於兩端,過度膨脹或壓低自己,無法發揮本有的能力應付困境,需要他人的肯定與協助發揮生命力度過困境,此為生命教育內涵。
308

面對人生的挫折苦難,靈性平安是維繫生命力的泉源。人一生中主要的健康課題不外生老病死苦範疇。受苦時往往也是個人生命與信念架構統整的時候,從受苦的意義來看一生中最重要的使命在於學習苦之解脫。苦的解脫需要回到的心靈統整的工作努力,這部分,佛法的生死智慧與修行方法是非常重要,其超越世俗價值的信念,正是靈性修行離苦得樂的寶藏

本文從佛法對生命的理解探討生命教育內涵,以及生命教育的靈性修行原則。

壹、佛教的生命觀──人生是苦


佛教起源於對生、老、病、死人間至苦真實又深刻的反省。釋迦牟尼佛出家前,貴為印度迦毗羅衛國的悉達多太子,從小備極榮寵,不知人間疾苦,長成後某天出遊四城門時,分別看見老者的孱弱、病者的無助、死者的形容枯槁,都是無人能倖免的生命實相。這一幕幕的衝擊,致使他對老病死生起極大的不安,想要尋求解決之道。後來他在另一次出遊中,看到衣著襤褸卻氣孙安詳莊嚴的修行沙門,啟發年輕的悉達多太子放下榮華富貴的宮廷生活,出家尋求超越生死之道的決心。

悉達多太子剃除鬚髮出家修行後,和當時的修行者一樣,以種種折磨身體的苦行,日食一麻一麥,六年之後,他體悟折磨苦行不能令人解脫,唯有中道之法。遂在菩提樹下進入禪定,轉向內心的覺照,在精神高度集中、統一的甚深禪觀與宿命通的助力下,他發現了一個亘古不變的法則:萬事萬物的生起與消失都有其形成的因緣條件,不論是外在的山河大地、孙宙世間、生物有機體,或內在個人身、心的展現皆遵循此一法則。他了解世間一切有情生命的生起、變異、老化乃至壞滅的種種因;他看見眾生週而復始、不斷輪轉生死的痛苦的現象與根源;他也找到破除煩惱的方法與體證寂靜常樂的道果。此刻的悉達多太子降服了內心的貪欲、瞋恨、恐懼與無明,真正從煩惱痛苦的束縛中解脫出來,這是開悟的佛陀。

佛教對生命的看法,源自於佛陀開悟的內容,概分為四點:(一)因緣法則,(二)苦集滅道,(三)身受心法,(四)諸法皆空。

因緣法則說明生命不斷受苦、輪迴或超越解脫的道理。佛教認為生命的本質有二種狀態:1.不生不滅:生命的本質是不生不滅的,對究竟的開悟者如佛陀已體證此不生不滅的境界;2.緣起緣滅:對尚受著煩惱痛苦束縛的凡夫眾生而言,生命隨著內心最強烈的想望、執著,生生世世不斷流轉。
309
佛教以十二因緣說明生命體不斷輪迴、流轉的現象:無明-行-識-名色-六入-觸-受-愛-取-有-生-老死。人生歷程中,「無明」的渴望驅動而擁有「名色」的生命體,生命體長成而有「愛、取、有」的執取,種種對生物圈的執著產生了「生、老死」的輪迴動力及苦惱。

佛教也以十二因緣說明身心社會層面中,「煩惱」生成周而復始的連鎖反應:煩惱來自於「無明」(對於「因緣法則」的錯誤認知與執取),無明驅動身體行為的造作,以及內在「愛、取、有」的心理反應。當執取對象產生變化時(壞、死、消失、非原有狀態),憂悲苦惱的感受隨之而生,如此重複不斷,這是緣起緣滅、煩惱不斷生滅,生命不斷輪迴的境界。

徹悟緣起法則,知道所執取的對象本來不實在、不恆常、有時間限制的,不會有錯誤的身、心運作,不會讓煩惱起連鎖反應,瞭解此世的身心並沒有那麼實在,就有機會達到煩惱解脫,及生命解脫的「不生不滅」境界

因緣法則代表生命輪迴與靈性成長的機轉,「人生是苦」則是佛教對生命的真知灼見。佛教談「人生是苦」不是為了消極的接受苦,而是要從正視苦的實相中反思生命的本質,瞭解苦的原因(集),尋找滅苦的方法(道),最後達到無苦的境界(滅)。「苦集滅道」指出一個普世性的真理:認清問題的本質,並依循正確的方法,就可達到擺脫苦惱、恐懼束縛的目標。佛陀出家、成佛的歷程,就是「苦集滅道」的最好示現。

啟動靈性成長之旅最關鍵的因素是感受到「苦」。佛教在指出苦的實相之後,更給予實際的滅苦方法:四念住。一般人的苦產生於心念往外追逐、執取的習性,因而產生不斷輪迴與苦惱,佛法教導修習四念住,引導「內觀」,收攝心念,專注在自己的「身(體)」、「(感)受」、「心(念)」、「法(則)」四種對象,持續而穩定的觀察,從中有所體會,能夠覺醒識破,就能夠提昇內在力量,達到「心無掛礙,無掛礙故,無有恐怖」的境界。佛教一切的修行法門都不外於對「身受心法」四念住的觀照,最終要達到「諸法皆空」的境界,如《心經》所說:「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密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

人類因苦產生種種不安、生死困頓,「苦」是許多歷來賢聖、高僧大德求道最原初的動力,禪宗二祖慧可大師為求心安斷臂求法,是其中的經典故事。

神光慧可禪師是西元6世紀初一位非常用功的修行者。長年修行之後,他遇到無法突破的瓶頸,終日鬱鬱寡歡,心神不寧。有一天他聽說達摩祖師來到少林寺,翻山越嶺拜謁請求指點迷津,達摩祖師卻對他不理不採,只顧面壁靜坐。神
310
光禪師心想:「可能是禪師要考驗我。古人求法,剝皮卸骨,捨身飼虎所在多有,我這又算得了什麼?」於是決心在旁孚候等待機緣請法。當時正好天降大雪,冷風颼颼,站立處積雪深及膝蓋。達摩祖師見他確實虔誠,開口問他所為何事。神光禪師說:「請禪師開示,幫助我早日求得佛法。」達摩厲聲地說:「諸佛為了求取無上的佛法,累劫以來精進勤懇,難行能行,難忍能忍,還不見得能成就,哪是你這般輕心慢心就可以求取的。」

神光一聽不加思索地拿出利刃割斷左臂,表明堅定的求法意志。達摩見狀說:「諸佛為了求道,連自己的身體都不顧了。你今天在我面前斷臂求法,所求何在?」
神光答道:「弟子心未安,請祖師為我安心!」
達摩喝道:「把心拿來,我為你安心!」
神光愕然地說:「我找不到心呀!」
達摩微笑說道:「我已經為你將心安好了。」
神光慧可於找不到處,而有一個轉身入處,終於豁然大悟,後來繼承達摩衣缽,成為禪宗二祖。

一千五百多年後,在緩和醫療病房內,也曾有過這樣對話:48歲未婚的子宮內膜癌女性病患,在最後階段化學治療結束時問醫師:「接下來我該怎麼辦?化學治療已經沒有用了,你們說幫不上我,可是我不只有身體的問題,我還有心理的問題需要幫忙,但是你們放棄了我。」

姊姊將她轉到安寧病房後,病人連續三次語帶憤怒問照顧法師:「你們佛教不是很慈悲嗎?為何要講地獄?」、「我姊姊要你幫我安心,你如何幫我安心?」

法師娓娓道出慧可大師早年求安心的故事,引導病人回到自心深處看問題。沈默半晌之後,病人哭泣著問:「我聽見隔床往生時,痛苦的喘息聲」、「佛經說:人死如烏龜脫殼般痛苦,真的是這樣嗎?」、「念佛能止痛嗎?」、「極樂世界你我都未見,如何讓我相信?」、「我有高齡老母,該求生還是求死?」

二個多小時裡,法師一一解答病人提出的問題,針對最後一問法師回答:「不求生,不求死,求安心!」

病人聽懂法師的言下之意,開始思維如何求安心,一個月後往生。感動於病人往生前因為身心安頓產生的行為改變,頭七過後,病人姊姊來函感謝法師,她說:「妹妹從安寧病房返家後,竟然讚嘆醫院的好,(在此之前都是抱怨),提起您們時她眼中閃爍著喜悅與光,這一生妹妹對我說『對不起』與『謝謝』三次,
311
都發生於安寧病房回來之後的21天裡」、「………妹妹的走,讓我警覺不能再對他人犯同樣的錯誤了……,我體會到『心』的力量,也體會萬法唯心,小小的一個念頭都不容輕忽,對別人的瞋恨其實是很大的殺傷力……」。因為病人的安心,改變了往生前的生命軌跡,也改變了姊姊、母親未來的生命

生命中的每個階段都會有「生從何來」、「死往何去」、「生命意義」的探問,特別是在遭逢身心重大困境或死亡時,尋獲生命意義往往成為安身立命之道。佛的生命觀:「因緣法則、苦集滅道、身受心法、諸法皆空」為生命的過去、現在、未來建構一個「操之在己」的生命藍圖,從體驗「生命是苦」的實相出發,尋求安身立命之道。佛教認為人的一生使命在安身立命,在求心安,而二祖慧可大師與上述個案的經驗更告訴我們:意義在於我們自己,每個人都有此不假外求的能力。

貳、佛教的生命教育──瞭解受苦意義,安身立命

「安身立命」,是佛教生命教育的內涵。安身立命以了知人生是苦、接納苦的實相,瞭解受苦的意義為基礎。

受苦有許多不同定義,從文獻中所見至少包括下列五種:1.因為疼痛、傷害、失落的事件所引起不愉快的經驗或感到挫折的狀態。此定義比較偏重於受苦的結果,包括了痛苦、傷害、失落;2.個人經驗到痛苦、失落和威脅的事件,在受苦的過程中有了經驗,賦於此事件意義。這個定義強調從結構、過程、結果來談什麼是受苦,包括三方面,第一是「事件」,指帶來痛苦、失落的事件;第二是經歷此事件產生的經驗;第三,從這個經驗中存活下來,並產生意義。3.指生理的痛苦、不舒服,心理上的困擾。這是敍述痛苦的狀態。4.將受苦定義為每天為生存而掙扎的表現。每天為了吃飯、生活、工作、睡覺而奮鬥,把生活當做生存的考驗。這樣的觀點好像人生是苦海,不過它有積極的一面,因為如果這樣就沒有人不在受苦,此定義將受苦轉換成生活的動力,淡化了只專注在個人受苦的狹隘感,認知到苦乃人人皆有的共相,將個人的苦普遍化。5.受苦是別人也認同的個人獨特和主觀的經驗。每個人對苦的主觀特殊感受及解釋不一樣,定義為「受苦」必須也要是別人能認同的,例如「疾病」本身是受苦,「吃藥」則是為了去除苦,只是感覺不喜歡而已,不能叫受苦。

受苦的定義可以從結構、過程、結果來看,也可以從事件、經驗兩個觀點來看。經驗雖是個人獨特的,但要得到別人的認同;同時受苦也是一種成長的動力。
312
受苦的英文“suffering”有單數、複數之分。單數時的字義為「痛苦、苦難」,由單一原因導致的苦,例如生理性的如飢餓、貧窮、睡眠不足所導致的受苦。複數的“sufferings”指災難或災害,表示一群人受到某種災害、災難而造成受苦,在災害中生理需求不能得到滿足。

佛法將眾生輪迴六道所受之苦分為八種,亦即: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愛別離苦(所親愛之人,乖違離散不得共處)、怨憎會苦(所怨仇憎惡之人,本求遠離,而反集聚)、求不得苦(世間一切事物,心所愛樂者,求之而不能得)、五陰盛苦(生老病死等眾苦聚集)。臨床上,依據苦的來源,將苦分為:身苦、心苦、生苦、法苦、生法苦五種。
身苦指「生、老、病、死苦」。老病死之苦人人能懂,嬰兒出生也是經歷了死亡的威脅,成功出生之後也要奮力地哭出來才能呼吸繼續存活,身苦為來自生物層面的苦;心苦指「愛別離苦」,與所愛的人分離、不能相聚的痛苦;生苦屬於生活層面,是佛法所說的「求不得苦」,為了生活與生存對於如柴、米、油、鹽等的追逐,屬於需求層面得不到滿足的痛苦;法苦屬於社會層面,指必需遵孚既定的人為的約束、法規,如:校規、家規、法律,以及因必須遵循不合理的法則、法規而所受的苦。例如集中營的惡法,遵孚不合理的惡法已經是一苦,不合規定時又有必須接受處罰的苦。廣義而言法苦也包括了所有對於生活環境中人、事方面所引生的苦的感受--「愛別離苦」、「怨憎會苦」;生法苦屬於生存法則層面,原有的生存法則所不能解決問題的苦,例如因疾病四大不調、忍受未知的苦(無明) 、五陰熾盛、生死困頓、死亡恐懼、瀕死過程四大分解時的痛苦、生命意義的肯定等。

上述五種苦的來源依其表現可再分類為「可明示」與「不可明示」兩種。身苦、心苦、生苦、法苦屬於可明示的苦,常常是因為對於原發性或次發性的失能或失調導致的受苦。不可明示的苦常來自生法苦,包括二部分:第一是無明的部分,連當事者都覺察不到的部分,第二部份是它存在,當事者覺察得到,而照顧者看不出來的部分(例如失智老人是否有死亡恐懼的問題)。

苦有許多特性:1.苦是個人主觀或經驗上的感受,2.苦會受到文化影響,3.苦是有意義的,但意義不是被預設的,必須靠自己去創造。受苦最高的層次是讓它產生意義,在最艱難、挫折之下,都能夠找到出路。4.苦不具免疫性。這有兩種意思,一是指因為沒有免疫力所以受苦,二是指受苦是一種考驗,而通過考驗所產生的力量無可限量,可以不斷地成長,隨著受苦的經驗越多,每次受苦的意
313
義可以不一樣。這就如佛法所說的,人都有能力免於痛苦,這樣的力量要靠自己不斷地成長,它是一種內在力量而不是外來的。

受苦的心理反應歷程可分為幾個時期:1.衝擊期:開始時產生休克、驚嚇、麻木,受到外來事件的驚嚇,其反應可能會是遲鈍、不知所措、被傷害感、沒有力量、不相信、否認。2.調適混亂期:在過程中的心理反應可能會是害怕、生氣、憂鬱、羞愧、罪惡、無助、焦慮……,也就是在傷害以後造成的混亂,因為還沒適應、沒有防衛能力。3.恢復期:改變態度、發現勇氣、接受、調適、了解、發現意義,恢復了能夠面對苦難的能力。

受苦的意義是要瞭解苦,將受苦當成內在力量與靈性成長的歷程,是東西方共通的觀點。雅斯培(Karl Jaspers)認為挫敗(受苦)是靈性成長的密碼,西方的意義治療學(Logotherapy)認為意義治療是一種「醫學牧師的職事」(Medical ministry),一方面進行科學的現象學觀察與分析,另一方面打開銜接高度精神價值領域的向上門,傅朗克認為人類的生命有身體、心理、靈性或意義探索三大層面,人在面對生命存在的極限境況包括:受苦(suffering)、責疚(guilt)、死亡或無常(death or transitoriness of life)時,都有能力與責任隨著自由意識的顯現探索與創造意義,據此發揮人的生命潛能(生命力),轉化受苦為生命的成就或任務完成,從體認生死無常、生命的有限性,採取自我責任的行動,當做再生的契機,創造更有意義的人生。

參、法門修行──苦的解脫

《心經》提到:「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密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圓覺經》談到透過奢摩他、三摩缽底、禪那三種法門達到大悲輕安、寂靜輕安、寂滅輕安,都是苦解脫的境界。

苦來自於身、心、社會、自然(無常,遷流變化)等外在的因緣法則,苦也來自於十二因緣的「愛」、「取」、「有」、「生」、「老死」,來自於心念的貪瞋痴、執著等生存法則。因此,苦的解脫還是要回到開啟解脫的因緣法則──法門來看,透過法門引導內觀,讓心念不再跟著「感覺」與「心識」起舞,體驗「心向內」的過程,體驗「一心」,最後開展靈性,達到「心無掛礙,無掛礙故,無有恐怖」的境界。

這是「覺」(覺醒)與「識」(識破)的道理。痛苦產生的原因可能來自於外界的刺激(覺),也可能來自於心念交互作用所產生的痛苦(識)。因為有「我」,同一
314
個感覺每個人會有不同的反應、同一件事情每個人會有不同的看法。如果能夠分開「覺」與「識」,不互相干擾,就能顯現事物的本質,悟到「空」的道理,也就是涅槃的狀態,從凡夫的心躍升到覺悟者的心。

要讓「覺」「識」不相干擾要有一些修習的作為。這可以從兩方面來看:一是靜態的,即戒定慧。「戒」是去除不好的習慣且培養好的習慣,歸零重新再出發。「定」是始終如一,不會隨著時間的變化而有所改變,從而產生智「慧」第二動態的部分指要去關心別人,也就是能夠布施、慈悲喜捨。布施一定會有挫折,有挫折時就要忍辱、精進(雖有挫折還能夠繼續慈悲喜捨),從中體證無我的智慧,達到覺識不相干擾的「空」的境界。持續觀照四念住──身受心法,也能把不可愛、不可念、不稱意的覺受變成可愛,破解老病死之苦。

四念住是佛教開發智慧、禪定的四種方法,所有修行不離此範疇,都是經由四念住達到「心無掛礙,無掛礙故,無有恐怖」的境界。四念住分別為:

身念住:觀照身,可以呼吸(或佛號)為基礎,清楚呼吸(或念佛)的整個過程,安靜身行。

受念住:觀照覺受,觀察身心之間的交感。很多時候情境沒有改變,但是因為心念專注的對象或方式不同,感受也跟著改變。可看到感受並不是那麼實在,也是隨因緣生起的。

心念住:觀照心,使心喜悅、等持,令心解脫才是真正的靜心,這屬於意志性的部分。

法念住:觀無常、觀斷、觀離欲、觀滅。看到物質或感受都不是那麼實在,都是幻滅的。

隨著修習經驗的累積,修習者會循序漸進拓展內在經驗,從安定身行慢慢到安定心行,到法則、信念的改變。以身念住的念佛法門為例,起信以後,念佛的重要方法,主要藉著繫心於佛號、或觀想菩薩的光明加持,集中心意、收攝妄念,幫助身心漸達安定、統一的狀態,如印光大師說的:「當攝心切念」、「當攝耳諦聽,無論出聲、默念,皆需念從心起,聲從口出,音從耳入。心口念得清清楚楚,耳根聽得清清楚楚,如是攝心,妄念自息矣。」把握「能於一佛,念念相續」原則,就會有力量,能夠遠離恐怖顛倒妄想。

念佛久了,功夫深了,念佛人對於自己的身心或甚至於生命、對自己和別人的關係漸漸釐清,身心就會開朗,疑惑會比較少。念佛是很好的工具,可以讓我們的心磨練出二種力量:定的力量與智慧的力量。那時候就會體認到佛教所說的
315
一切事情是「唯心所造、唯識所現」,從而理解自己有超越的可能性,開發自己內心的力量。

這是從四念住談感應證悟理解,從法門下手如何能協助開發自性智慧的歷程。這也是從世俗法提昇到佛法,與佛相應的歷程。從身受心法領悟到諸法皆空,是佛法的苦受觀,以及苦的解脫之道。

肆、生命教育靈性修行原則

佛教的生命觀是苦受觀,透過修行培養生命智慧,朝安身立命、一生使命完成的方向走,修行原則要能夠與佛相應。其修行進路為:1.體認人生是苦,2.瞭解受苦的意義,3.實踐苦的解脫之道,4.安身立命。

大多時候生命教育的對象是尚未起信的一般人,很難立刻談到苦的解脫,因此其生命教育目標應設定在如何與佛相應,生命教育原則為:一、感應「人生是苦」,培養慈悲心,二、信願行,從佛法的六度中建立安身立命的生命態度。

一、感應「人生是苦」,培養慈悲心

感應人生是苦才能啟發學習成長的動力,才能開展慈悲心。
感應苦要正視苦的實相。每個人在一生的生命週期中,每個階段的生命任務不同,每個階段對苦的感受也不同,但都有機會感應苦的生命實相。

生命週期中,嬰幼期需父母養育,青年期在父母的資助下學習成長,成年期從成家立業到子女離家、退休。人出生以後就往生住異滅(生命的出生、成長、變異、壞滅)的方向走,生命永遠不停止的變化,不可能永遠存有(無常),生命的變化也建立在各種關係、因緣的基礎上,無法自主掌握(無我)。

老病死、無常、無我是自然法則,老病死本身會帶來身心、社會關係的受苦。當事人如果對於老病死、無常、無我缺乏觀照,更會引發心理、社會、關係的受苦,甚至身陷苦中不知出離。

對於苦的覺知、感應很重要,也是每個人都有機會成長的功課。現代人30歲成家立業,之前由父母提供資源,30歲以後需要自立承擔,社會的競爭有成有敗,如果執著財富、權位,一定有壓力,就有苦的感受。人生的前面階段是別人受苦,現階段是自己,現階段可以體會生存法則的苦;30歲也是老化的過程的開始,從自身就可以體會壞苦;30以後歲也是父母進入老衰的階段,自然會經歷老病死、愛別離之苦。
316
每個人在自己的家庭中就有機會經歷一生生老病死的生命實相,有很大的機會體會無常、無我,問題在是否有感應。消極的把生老病死當成不得不面對、處理的一件「工作」,或者因為無常無我的變化啟動心性成長的契機,深思生命的本質?

生存法則習性總是在無常中嘗詴阻止無常,在無我中企圖證明無我,感應苦、空、無常、無我的人比較容易同理、引發慈悲心,不再向外努力消滅敵人,而是轉向,掌握內在的清淨、輕安,往心靈成長的方向走。

感應苦、無常、無我的生命共相,知道每個人不能自外於生老病死的洪流,容易引發人與人間同體共生的情懷,以悲憫心對待「先」受苦的人,把別人的痛苦當成自己的痛苦,在關心、幫助別人的過程中得到歡喜,這是佛法生命教育靈性修行的第一課。

二、要有「信願行」,從佛法的六度建立安身立命的生命態度

佛法談「人生是苦」不是為了消極接受不完美的人生,而是在苦、無常、無我之上,有一個不受苦、安身立命的態度與境界,每一個人可以透過個人努力達到的,這是苦集滅道所指出的道理。

感應人生是苦,不忍身邊的人受苦,自然會走上「信願行」的離苦之道。信」是相信、信仰,相信「苦集滅道」,相信苦及超越苦的可能性;改變原本非黑即白的生命價值觀,承認無形的心性對生命的影響更深遠;「願」是發願,發願與佛相應,發願跟隨佛陀的教法出離受苦的狀態。「願」是動力的表徵,願意朝心性成長的方向努力;「行」是實行,實行佛陀教導的離苦的方法,具體的說是六度: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等六種脫離痛苦的方法。「度」,梵語,指「從此岸到彼岸」之意,六種法門分別為:

布施:
經典提到布施有財施、法施(教以真理)、無畏施(除去眾生恐怖,使其安心)三種,能對治慳貪,消除貧窮。對一般人而言,即使處在身心受苦的狀態,將它當成一種布施,對於苦的執著能放捨,能擺脫身心窒礙產生的痛苦;尤有進者,以擺脫身心受苦的經驗幫助人,是內在力量的發揮。

持戒:
持戒不只是限制各種活動,而是因為持戒遠離貪愛苦,放下我執,知道自己
317
的限制,不會造成反作用,從中體會到放下,超越自己的能力,而有好的福報,而能自在。

忍辱:
想要達成的目標卻一時間無法達到,安忍於不圓滿的現狀不額外增加身心的負荷是一種忍辱。忍辱不只是忍氣吞聲,而是要不生瞋恨心,覺識不受困擾,這是很高尚的慈悲表現。

一個人面對挫折時,不會因而一蹶不振,反而能從忍受挫折產生力量,以這種力量來超越挫折,知道不能忍時會產生什麼樣的後果,以這樣的理解忍受種種挫折,所以忍辱是智慧,也是力量的表現。

精進:
實踐其他五德目時,上進不懈,不屈不撓,持續培養內在力量,是精進力的表現。

禪定:
「定」是不慌亂,認清事實、方向,不逃避,理智與情緒不糾葛,能有定見,選擇最正確的道路。


般若:
在前面五種方法的實踐中最後能達到覺識不受困擾的智慧,認清自己認清事實的境界,感應智慧的力量擺脫身心束縛,從苦難挫折中解脫出來。

感應「人生是苦」能引發悲心,啟發悲心會樂於助人(布施),助人的過程中容易產生挫折,遇到挫折需要忍辱,以持戒的精神與智慧檢討,持續的努力(精進)並保持安定的力量(禪定)。有信願行較能從當下的自我調整做起,用「生活即修行」的態度,將生命歷程當成與佛相應、學習成長的歷程,最後能提升內在力量,產生智慧,超越人生困境。

結 語
本論文從臨床宗教師以佛法啟發癌末病人內在力量的經驗為基礎,探討生命教育靈修原則,強調由感應「人生是苦」起信,走向信願行,完成安身立命、離苦得樂的一生使命。

感應靈性、解除苦厄的第一步,要先面對這些苦厄。過去在癌末病患的照顧經驗中看到,病人能接受大限將至,開始做死亡準備,在四念住法門的受持中感應靈性,體會無常無我,能夠解除苦厄,擺脫死亡恐懼與痛苦。一般人較難體會
318
無常、無我,卻可以從感應「人生是苦」開始,理解生命的因緣法則,培養慈悲心、勇氣(信仰產生力量)和方向(來自願力,信仰與願力構成生命力),從行六度中培養生命的智慧。

感受不到苦的人生,無法體會真正的慈悲與佛法。本文將靈性照顧的經驗從臨床診治推展到健康教育,從醫院到道場,從癌末病患、家屬到一般大眾,將靈性照顧佛法對臨終關懷的應用到生命教育,體會人生。人生是苦周遭隨處可見,能將佛法生活化,越早學習越好,越能活得自在。

致 謝
本論文引用過去多年佛教蓮花基金會與一如淨舍支持研究計畫的成果,特別感謝台大醫院緩和醫療病房團隊、靈性照顧研究小組及線上臨床法師多年的努力,將照顧臨終病患學習的生死智慧推展到一般人的生命教育。此外,感謝張竹宜小姐、印適法師、彭郁珍小姐、陳怡婷小姐的協助;許淑蕙小姐、Carol翻譯英文摘要,謹致最深的回向與祝福。
參考文獻
大正藏8冊251經,《般若波羅密多心經》。
大正藏8冊235經,《金剛經》。
大正藏17冊842經,《圓覺經》。
陳慶餘(2004),〈癌末病人本土化靈性照顧模式〉,《台灣醫學》第8卷第5期, 頁664-671。
釋德嘉、釋宗惇、陳慶餘、釋惠敏(2006),〈佛法在癌末病患家屬生與死教育之應用〉,生命教育學會。
釋宗惇、釋滿祥、陳慶餘、釋惠敏(2002),〈心經在緩和醫療臨床法門應用初探〉,《安寧療護》第7卷第2期,頁89-108。
釋慧岳、釋宗惇、陳慶餘、釋德嘉等,〈癌末病人受苦的意義與靈性照顧〉,《安寧療護》第12卷第1期,頁13-29。
釋慧哲、釋宗惇、陳慶餘等(2005),〈生命回顧之臨床說法〉,《安寧療護》第10卷第4期,頁345-357。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賴賴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