顱腦外傷平戰時都十分常見,死殘率高,是威脅人類生命的主要疾患之一。從事基礎和臨床的神經科學工作者在探討顱腦傷發病機理和顱腦傷救治方面進行了卓有成效的工作。八十年代以來,隨著顱腦傷基礎研究不斷進展,不少新技術、新概念和新療法已應用於臨床救治工作中,並且已經取得令人滿意的臨床療效。
1.顱腦傷後高血糖與補液原則
長期以來,臨床醫師一直採用不同濃度葡萄糖溶液治療重型顱腦傷,並且使用50%高滲葡萄糖滲透性脫水治療創傷性腦水腫。平衡液或生理鹽水被視為治療重型顱腦傷腦水腫病人的禁忌症。但經過數年大量實驗和臨床研究證明上述觀點是錯誤的。恰恰相反,近代觀點認為重型顱腦傷病人傷後早期應該首選平衡液,不應使用5%或10%葡萄糖溶液,禁忌使用50%高滲葡萄糖溶液。其依據包括:①顱腦傷後血糖越高,死殘率越高;②平衡液與葡萄糖溶液治療顱腦傷對比研究發現葡萄糖溶液動物死殘率高於平衡液;③胰島素治療能提高顱腦傷救治效果;④顱腦傷後葡萄糖溶液治療會增加腦組織內乳酸堆積,加重腦水腫和神經元損害。當然,臨床醫生要根據病人血糖和血漿電解質含量動態監測及時調整補液種類和補液量。
2.糖皮質激素治療創傷性腦水腫的療效評價
糖皮質激素一直被臨床醫生用於治療創傷性腦水腫病人,但其療效至今有爭議。經典觀點主張採用地塞米松或氫化可的松治療重型顱腦傷腦水腫病人,現仍廣泛應用于臨床病人。但不少學者認為糖皮質激素對創傷性腦水腫療效不確切。八十年代人們發現甲基強的松龍的療效較地塞米松或氫化可的松好。由於糖皮質激素存在眾所周知的副作用,人們已研製出非糖皮質激素-21氨基類固醇,它不但具有很強的抗脂質過氧化反應和降低腦水腫的效能,而且務任何糖皮質激素副作用。21-氨基類固醇及其衍生物已開始應用於臨床治療重型顱腦傷病人,並且已經取得顯著療效。
至於糖皮質激素應用劑量也有爭議。經典方法是採用常規劑量糖皮質激素,如:氫化可的松100-200mg/日,地塞米松20-40mg/日,甲基強的松龍40-100mg/日。國內外有人主張採用大劑量糖皮質激素,如:地塞米松5mg/Kg/6H×2次,1mg/Kg/6H×6次,隨後逐漸減量。但大多數國內外臨床大宗前瞻性隨機雙盲對照研究表明大劑量糖皮質激素並不能改善重型顱腦傷病人治療效果。也有報導大劑量地塞米松能顯著提高重型顱腦傷病人預後。所以,目前國內外大多數學者不主張採用大劑量激素治療重型顱腦傷病人,甚至不提倡用激素。
3.去大骨瓣減壓術的優缺點
對於嚴重腦挫裂傷合併腦內血腫病人,長期以來臨床醫生採取顱內血腫清除術後行去大骨瓣減壓術。理由是去大骨瓣減壓術能使腦組織向減壓窗方向膨出,以減輕顱內高壓對重要腦結構的壓迫,尤其是腦幹和下丘腦,以挽救病人生命。但越來越多的臨床實踐證明去大骨瓣減壓術不但沒有降低重型顱腦傷病人死殘率,而且可能會增加重型顱腦傷病人殘死率。其理由包括:①去大骨瓣減壓術會導致膨出的腦組織在減壓窗處嵌頓、嵌出的腦組織靜脈回流受阻、腦組織缺血水腫壞死,久之形成腦穿通畸形;②去大骨瓣減壓術不縫合硬腦膜會增加術後癲癇發作;③去大骨瓣減壓術會導致腦室腦脊液向減壓窗方向流動,形成間質性腦水腫;④去骨瓣減壓術不縫合硬腦膜,使手術創面滲血進入腦池和腦室系統,容易引起腦積水;⑤去大骨瓣減壓術不縫合硬腦膜會導致腦在顱腔內不穩定,會引起再損傷;⑥去大骨瓣減壓術不縫合硬腦膜會增加顱內感染、切口裂開機會等。
4.過度通氣降顱壓的療效評價
七十年代以來,臨床醫師一直主張採用過度通氣治療藥物難以控制性高顱壓。按照動脈CO2含量將過度通氣分為輕度過度通氣(PaCO 35-30mmHg)、中度過度通氣(PaCO 30-25mmHg)、重度過度通氣(PaCO <25mmHg)。早期實驗研究的臨床觀察發現PaCO 含量越低,腦血管收縮越明顯,降顱壓作用越強。但隨著實驗研究不斷深入,人們發現持續低動脈CO 分壓,會導致腦血管收縮,甚至痙攣,繼而加重腦缺血程度,加重繼發性腦損害。所以,九十年代初有人開始提倡採用短時程(<24小時)輕度過度通氣(PaCO 35-30mmHg),這樣不但可以降低顱內壓,而且不會導致和加重腦缺血。直至九十年代中期,由於腦組織氧含量直接測定技術的問世,人們發現短時程輕度過度通氣亦不能提高腦組織氧含量,相反會降低腦組織氧含量。所以,國內外學者已不主張採用任何形式過度通氣治療顱內高壓,而採用正常輔助呼吸,維持動脈血CO 分壓在正常範圍為宜。
5.重型顱腦傷病人的營養支持
重型顱腦傷病人傷後早期營養支持尚無十分理想方法。營養支持主要包括兩個途徑,即經胃腸道營養和胃腸道外營養。胃腸道營養優點是方法簡單,價格便宜,缺點是由於應激性潰瘍、傷後早期腸蠕動消失,容易引起返流誤吸,腹脹腹瀉,尤其是應用呼吸機病人更不宜使用經胃腸道營養。胃腸道外營養優點是營養全面,缺點是容易引起高糖血症、感染、補液量過多加重腦水腫等。目前臨床醫師多根據病人具體情況,選擇使用經胃腸道或經胃腸道外補充營養。至於傷後早期選擇補給營養種類的主要依據是在補充足夠熱量和營養素外,儘量不要選用會引起高血糖的品種。
重型顱腦傷病人由於昏迷時程長,熱卡消耗增加,傷後長期營養支持尤為重要。除目前臨床常用的葡萄糖、脂肪乳、氨基酸、維生素、電解質、微量元素、膠晶體液、血或血製品外,必須加強胃腸道營養。國內外已研製出不同濃度的高熱量、營養全面、能促進腦細胞恢復的要素飲食。它不但能有效地保證各種營養成份補給,減少低蛋白血的發生率,還能有助於促進腦功能恢復,提高重型顱腦傷救治效果。
6.重型顱腦傷病人預防性使用抗癲癇藥的效果
至於重型顱腦傷病人是否需要使用預防性抗癲癇藥爭議頗大。國內許多醫師仍堅持使用預防性抗癲癇藥,療程1-3年。但越來越多的臨床研究表明使用預防性抗癲癇藥不但不會降低顱腦傷後癲癇發生率,而且會加重腦損害和引起嚴重毒副作用。近年來有報導採用預防性抗癲癇藥的病人傷後癲癇發生率高於安慰劑組病人,其機理尚不清楚。但無論如何,長期預防性服用抗癲癇藥有害無益,不宜提倡。嚴重腦挫裂傷腦內血腫清除術後是否常規服用預防性抗癲癇藥爭議更大。大多數臨床醫師贊同使用預防性抗癲癇藥,但至今尚無任何臨床研究支持這一觀點。越來越多的國外學者開始提倡不使用預防性抗癲癇藥。當然,若顱腦傷病人一旦發生癲癇,則應該正規使用抗癲癇藥治療。
7.顱內壓監測技術的改進
顱內壓監測對於判斷重型顱腦傷病人病情變化、指導治療、判斷預後有重要價值。多年來臨床醫師採用腦室穿刺接壓力監測裝置,或硬膜外放置感測器方法監測顱內壓。但存在*作損傷大、準確性不高、容易引起顱內感染等缺點。所以,臨床一直缺乏簡單確切、無副作用的顱壓監測技術。直至八十年代末期國外研製出光纖顱壓監測技術。該方法*作簡單、創傷性小、準確、無任何副作用。基本上滿足臨床顱內壓監護要求,已在國外推廣普及使用。國內亦已引進該技術用於臨床。
8.遲發性外傷性顱內血腫的概念
由於CT掃描技術的問世,人們提出了遲發性外傷性顱內血腫這一概念。即顱腦傷後首次CT掃描未檢出顱內血腫,而再次CT掃描證實的顱內血腫稱遲發性外傷性顱內血腫。遲發性外傷性顱內血腫的臨床意義在於引起臨床醫師高度重視,傷後早期首次CT掃描未發現顱內血腫不等於不會再發生顱內血腫。要根據病人的病情變化定期作CT隨訪,若病情惡化應立即行CT掃描,以儘早診斷和處理遲發性外傷性顱內血腫。表明延誤診治所造成的病人死亡或殘疾。
9.亞低溫腦保護的臨床療效
八十年代以來,大量動物實驗研究證明33-35℃亞低溫能顯著降低顱腦傷動物死亡率,減輕腦水腫、保護血腦屏障。國內外已將該技術用於臨床治療重型顱腦傷病人,也已取得肯定療效。在歐洲、美國、日本等國家已推廣使用。但由於亞低溫治療需要使用肌松劑和呼吸機持續使用,目前國內中小醫院尚難以開展
長期以來,臨床醫師一直採用不同濃度葡萄糖溶液治療重型顱腦傷,並且使用50%高滲葡萄糖滲透性脫水治療創傷性腦水腫。平衡液或生理鹽水被視為治療重型顱腦傷腦水腫病人的禁忌症。但經過數年大量實驗和臨床研究證明上述觀點是錯誤的。恰恰相反,近代觀點認為重型顱腦傷病人傷後早期應該首選平衡液,不應使用5%或10%葡萄糖溶液,禁忌使用50%高滲葡萄糖溶液。其依據包括:①顱腦傷後血糖越高,死殘率越高;②平衡液與葡萄糖溶液治療顱腦傷對比研究發現葡萄糖溶液動物死殘率高於平衡液;③胰島素治療能提高顱腦傷救治效果;④顱腦傷後葡萄糖溶液治療會增加腦組織內乳酸堆積,加重腦水腫和神經元損害。當然,臨床醫生要根據病人血糖和血漿電解質含量動態監測及時調整補液種類和補液量。
2.糖皮質激素治療創傷性腦水腫的療效評價
糖皮質激素一直被臨床醫生用於治療創傷性腦水腫病人,但其療效至今有爭議。經典觀點主張採用地塞米松或氫化可的松治療重型顱腦傷腦水腫病人,現仍廣泛應用于臨床病人。但不少學者認為糖皮質激素對創傷性腦水腫療效不確切。八十年代人們發現甲基強的松龍的療效較地塞米松或氫化可的松好。由於糖皮質激素存在眾所周知的副作用,人們已研製出非糖皮質激素-21氨基類固醇,它不但具有很強的抗脂質過氧化反應和降低腦水腫的效能,而且務任何糖皮質激素副作用。21-氨基類固醇及其衍生物已開始應用於臨床治療重型顱腦傷病人,並且已經取得顯著療效。
至於糖皮質激素應用劑量也有爭議。經典方法是採用常規劑量糖皮質激素,如:氫化可的松100-200mg/日,地塞米松20-40mg/日,甲基強的松龍40-100mg/日。國內外有人主張採用大劑量糖皮質激素,如:地塞米松5mg/Kg/6H×2次,1mg/Kg/6H×6次,隨後逐漸減量。但大多數國內外臨床大宗前瞻性隨機雙盲對照研究表明大劑量糖皮質激素並不能改善重型顱腦傷病人治療效果。也有報導大劑量地塞米松能顯著提高重型顱腦傷病人預後。所以,目前國內外大多數學者不主張採用大劑量激素治療重型顱腦傷病人,甚至不提倡用激素。
3.去大骨瓣減壓術的優缺點
對於嚴重腦挫裂傷合併腦內血腫病人,長期以來臨床醫生採取顱內血腫清除術後行去大骨瓣減壓術。理由是去大骨瓣減壓術能使腦組織向減壓窗方向膨出,以減輕顱內高壓對重要腦結構的壓迫,尤其是腦幹和下丘腦,以挽救病人生命。但越來越多的臨床實踐證明去大骨瓣減壓術不但沒有降低重型顱腦傷病人死殘率,而且可能會增加重型顱腦傷病人殘死率。其理由包括:①去大骨瓣減壓術會導致膨出的腦組織在減壓窗處嵌頓、嵌出的腦組織靜脈回流受阻、腦組織缺血水腫壞死,久之形成腦穿通畸形;②去大骨瓣減壓術不縫合硬腦膜會增加術後癲癇發作;③去大骨瓣減壓術會導致腦室腦脊液向減壓窗方向流動,形成間質性腦水腫;④去骨瓣減壓術不縫合硬腦膜,使手術創面滲血進入腦池和腦室系統,容易引起腦積水;⑤去大骨瓣減壓術不縫合硬腦膜會導致腦在顱腔內不穩定,會引起再損傷;⑥去大骨瓣減壓術不縫合硬腦膜會增加顱內感染、切口裂開機會等。
4.過度通氣降顱壓的療效評價
七十年代以來,臨床醫師一直主張採用過度通氣治療藥物難以控制性高顱壓。按照動脈CO2含量將過度通氣分為輕度過度通氣(PaCO 35-30mmHg)、中度過度通氣(PaCO 30-25mmHg)、重度過度通氣(PaCO <25mmHg)。早期實驗研究的臨床觀察發現PaCO 含量越低,腦血管收縮越明顯,降顱壓作用越強。但隨著實驗研究不斷深入,人們發現持續低動脈CO 分壓,會導致腦血管收縮,甚至痙攣,繼而加重腦缺血程度,加重繼發性腦損害。所以,九十年代初有人開始提倡採用短時程(<24小時)輕度過度通氣(PaCO 35-30mmHg),這樣不但可以降低顱內壓,而且不會導致和加重腦缺血。直至九十年代中期,由於腦組織氧含量直接測定技術的問世,人們發現短時程輕度過度通氣亦不能提高腦組織氧含量,相反會降低腦組織氧含量。所以,國內外學者已不主張採用任何形式過度通氣治療顱內高壓,而採用正常輔助呼吸,維持動脈血CO 分壓在正常範圍為宜。
5.重型顱腦傷病人的營養支持
重型顱腦傷病人傷後早期營養支持尚無十分理想方法。營養支持主要包括兩個途徑,即經胃腸道營養和胃腸道外營養。胃腸道營養優點是方法簡單,價格便宜,缺點是由於應激性潰瘍、傷後早期腸蠕動消失,容易引起返流誤吸,腹脹腹瀉,尤其是應用呼吸機病人更不宜使用經胃腸道營養。胃腸道外營養優點是營養全面,缺點是容易引起高糖血症、感染、補液量過多加重腦水腫等。目前臨床醫師多根據病人具體情況,選擇使用經胃腸道或經胃腸道外補充營養。至於傷後早期選擇補給營養種類的主要依據是在補充足夠熱量和營養素外,儘量不要選用會引起高血糖的品種。
重型顱腦傷病人由於昏迷時程長,熱卡消耗增加,傷後長期營養支持尤為重要。除目前臨床常用的葡萄糖、脂肪乳、氨基酸、維生素、電解質、微量元素、膠晶體液、血或血製品外,必須加強胃腸道營養。國內外已研製出不同濃度的高熱量、營養全面、能促進腦細胞恢復的要素飲食。它不但能有效地保證各種營養成份補給,減少低蛋白血的發生率,還能有助於促進腦功能恢復,提高重型顱腦傷救治效果。
6.重型顱腦傷病人預防性使用抗癲癇藥的效果
至於重型顱腦傷病人是否需要使用預防性抗癲癇藥爭議頗大。國內許多醫師仍堅持使用預防性抗癲癇藥,療程1-3年。但越來越多的臨床研究表明使用預防性抗癲癇藥不但不會降低顱腦傷後癲癇發生率,而且會加重腦損害和引起嚴重毒副作用。近年來有報導採用預防性抗癲癇藥的病人傷後癲癇發生率高於安慰劑組病人,其機理尚不清楚。但無論如何,長期預防性服用抗癲癇藥有害無益,不宜提倡。嚴重腦挫裂傷腦內血腫清除術後是否常規服用預防性抗癲癇藥爭議更大。大多數臨床醫師贊同使用預防性抗癲癇藥,但至今尚無任何臨床研究支持這一觀點。越來越多的國外學者開始提倡不使用預防性抗癲癇藥。當然,若顱腦傷病人一旦發生癲癇,則應該正規使用抗癲癇藥治療。
7.顱內壓監測技術的改進
顱內壓監測對於判斷重型顱腦傷病人病情變化、指導治療、判斷預後有重要價值。多年來臨床醫師採用腦室穿刺接壓力監測裝置,或硬膜外放置感測器方法監測顱內壓。但存在*作損傷大、準確性不高、容易引起顱內感染等缺點。所以,臨床一直缺乏簡單確切、無副作用的顱壓監測技術。直至八十年代末期國外研製出光纖顱壓監測技術。該方法*作簡單、創傷性小、準確、無任何副作用。基本上滿足臨床顱內壓監護要求,已在國外推廣普及使用。國內亦已引進該技術用於臨床。
8.遲發性外傷性顱內血腫的概念
由於CT掃描技術的問世,人們提出了遲發性外傷性顱內血腫這一概念。即顱腦傷後首次CT掃描未檢出顱內血腫,而再次CT掃描證實的顱內血腫稱遲發性外傷性顱內血腫。遲發性外傷性顱內血腫的臨床意義在於引起臨床醫師高度重視,傷後早期首次CT掃描未發現顱內血腫不等於不會再發生顱內血腫。要根據病人的病情變化定期作CT隨訪,若病情惡化應立即行CT掃描,以儘早診斷和處理遲發性外傷性顱內血腫。表明延誤診治所造成的病人死亡或殘疾。
9.亞低溫腦保護的臨床療效
八十年代以來,大量動物實驗研究證明33-35℃亞低溫能顯著降低顱腦傷動物死亡率,減輕腦水腫、保護血腦屏障。國內外已將該技術用於臨床治療重型顱腦傷病人,也已取得肯定療效。在歐洲、美國、日本等國家已推廣使用。但由於亞低溫治療需要使用肌松劑和呼吸機持續使用,目前國內中小醫院尚難以開展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